王乐博士,副主任法医师,博士,主要从事基于下一代测序的法医遗传标记检验、法庭科学DNA标准物质和法医DNA检验试剂研究工作。担任北京市现场物证检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法庭科学DNA 标准物质研究室主任,主持建立中国人群STR 等位基因标准品库,并在此基础上主持研发DNATyper 系列试剂盒高品质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促使国产试剂品质达到新的高度。主持研发ABO 血型、Y-STR 与常染色体STR 复合扩增检测系统,该成果已应用于案件 侦查和DNA数据库建设工作中。

担任北京市现场物证检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法庭科学DNA标准物质研究室主任,主持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5项,优秀技术应用案例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论文奖2项,个人嘉奖3次,集体嘉奖3次。在《Forensic Sci Int-Gen》、《J Biol Chem》、《J Am Chem Soc》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3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篇;主持申报发明专利3项,担任《PloS One》、《Eur J Forensic Sci》、《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等科技期刊审稿人,《刑事技术》杂志学科编辑。

王乐博士在2016年法庭科学新技术高峰论坛上做了《基于下一代测序的全解析度STR分型》的报告。下一代测序,又称高通量测序,相比Sanger测序方法具有高通量、高速度、集成化、低成本等显著优势,近年来已在科研和临床诊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法医遗传学领域亦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王乐博士的报告开篇介绍了基于高通量测序的STR技术的发展历程,从焦磷酸测序平台的Y-STR序列多态性初探,到后来的454平台为主的初步摸索性研究,直至近几年包括哥本哈根大学的Niels Morling教授,鹿特丹大学的Manfred Kayser教授等顶尖法医科学团队在新一代Ion Torrent测序平台上对STR技术的深入研究,展示了一幅基于高通量测序的STR技术在法庭科学的发展画卷。

王乐博士的报告中既有严谨的统计学模型计算,证实基于高通量测序的STR分型通过进一步关注STR序列多态性,对基因座进行全解析度分型,可显著提升STR基因座的个体识别能力;又有这一STR检测新技术在案件检材中的尝试应用,数据显示下一代测序技术对于微量DNA样本的灵敏度很可能优于传统毛细管电泳平台,并对于某些案件现场检材,高通量测序STR可以提供更多基因座的正确分型。

此外,王乐博士还报道基于Ion PGM平台调研的95份中国汉族人群全解析度STR分型数据,并对NGS 测序深度与准确性等数据统计分析中的关键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王乐博士认为基于高通量测序的STR技术在法医DNA实验室的实际应用中具备潜力也面临挑战,因此,在应用中既要勇于尝试,也不要对新技术盲目乐观,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高通量测序STR技术在法庭科学领域更好的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