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侧按钮下载有关资料点击下载

姜先华,辽宁省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原所长,二级教授,专业技术一级警监,主任法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辽宁省基因识别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法医学会理事长,中国法医学会常委,国际法庭科学遗传学学会(ISFG),美国法庭科学学会(AAFS)会员,国家“八五”、“九五”及“十五”科技攻关计划“DNA数据库关键技术研究”等课题的项目负责人。自1987年至今一直从事DNA的研究工作,是中国法庭科学DNA个体识别基础理论及检验技术研究的资深专家。

在此次论坛演讲中,姜先华教授做了主题为《法庭科学领域中的个体识别与NGS》的报告。会议中姜先华老师简明扼要地为我们介绍了国内外法医DNA的发展史以及中国法庭科学DNA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其应用现状。并概述了毛细管电泳技术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我们在案件侦破中对DNA工作的期望。

姜老师还生动地为大家解释了用高通量测序检测基因多态性可以实现的功能、高通量测序与电泳检测遗传标记的差别及目前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检测什么遗传标记等。

会上,姜老师简要地总结了其团队在线粒体基因组、STR及SNP等遗传标记上的科研成果。这几篇文章发表在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Genetic杂志上,受到了国际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其中线粒体研究中的东北汉族数据是首个上传至EMPOP组织的东亚人群数据,同时该文章目前的阅读量已达1000+。该研究的数据表明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更容易地获得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信息,得到更高的识别能力和更准确的单倍群信息,大大提高了该遗传标记的应用价值。另外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于异质性的判断能力高于以往的技术(如Sanger测序技术),具有很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最后,姜老师对高通量测序的现状及面临的困难做出总结并对其未来进行展望,他认为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可应用性需要经过一个验证过程,与毛细管电泳技术有共同存在的时期,形成互补。在不久的将来,高通量测序技术取代毛细管电泳技术是充满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