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使用 Dynabeads CD31 直接从制备的组织消化物中分离或去除 CD31+ 人微血管内皮细胞。本产品还可用于重新选择培养中生长的内皮细胞。分离的细胞适合进行细胞培养或分子分析。Dynabeads CD31 将结合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已经从许多人组织中分离出微血管内皮细胞,包括脂肪、大脑、皮肤、子宫内膜、胃、心脏、肠道、肝脏、肺、胎盘、肾、滑膜和扁桃体组织。CD31 在所有内皮细胞以及血小板和白细胞上表达,如单核细胞、NK 细胞、粒细胞、B 细胞和 T 细胞亚群。因此,Dynabeads CD31 不能直接用于全血或骨髓样本。

分离原理

Dynabeads 与试管中的细胞样本混合。Dynabeads 将在短暂的孵育过程中结合靶细胞,然后用磁铁分离 微珠结合 细胞。

阳性分离 - 丢弃上清液并将微珠结合细胞用于下游应用。经过 阳性 分离 的内皮细胞是纯净、存活且未受刺激的细胞,非常适合在 Dynabeads 仍然粘附的情况下进行培养。这样可避免成纤维细胞、周细胞或平滑肌细胞污染。细胞将良好生长并 正常 粘附 ,大约传代三次后,稀释掉所有微珠。 

去除 - 丢弃微珠结合细胞并将剩余的未接触细胞用于任何应用。

材料描述

Dynabeads CD31 是均匀的超顺磁性聚苯乙烯微珠(直径 4.5 μm),包被了对 CD31 细胞表面抗原 PECAM-1(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具有特异性的小鼠 IgG1 单克隆抗体。CD31 一抗通过二抗粘附到 Dynabeads 上,以确保一抗具有较佳方向。Dynabeads 上的二抗是人 IgG4 抗小鼠 IgG。人单克隆抗体的来源不含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乙肝病毒 (HBV) 以及丙肝病毒 (HCV)。

提供的材料

  • 5 mL Dynabeads CD31  -  以 pH 7.4、含 0.1% 牛血清白蛋白 (BSA) 和 0.02% 叠氮化钠 (NaN3) 的磷酸盐缓冲盐水 (PBS) 的形式提供,浓度为 4 x 108 个微珠/mL。产品足以进行200次检测,其中,一次检测定义为 1 mL 细胞重悬至 1 x 108 个细胞/mL 的密度。
  • 本产品将处理多达 2 x 1010 个细胞。


所需的其他材料

 

方案

Dynabeads 洗涤程序

使用前,应先洗涤 Dynabeads。

  1. 在小瓶中重悬 Dynabeads。

  2. 将所需体积的 Dynabeads 转移至试管中。

  3. 加入相同体积或至少 1 mL 的缓冲液1并混合。

  4. 将试管放入磁铁1分钟并丢弃上清液。

  5. 从磁铁中取出试管,在体积与 Dynabeads 初始体积(第2步)相同的缓冲液1中重悬洗过的 Dynabeads。


用不同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见参考文献)

  • 脂肪组织:1、2、3和4
  • 血液:5、6和7
  • 骨髓:8、9、10和11
  • 大脑组织:12、13、14和15
  • 皮肤组织:16、17、18和19
  • 子宫内膜组织:20
  • 胃组织:21和22
  • 心脏组织:23、24和25
  • 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 (HUVEC):16、26和27
  • 肠道组织:21和22
  • 肝脏组织:28
  • 肺组织:29、30和31
  • 胎盘组织:32和33
  • 肾组织:34
  • 滑膜组织:16、35
  • 扁桃体组织:36


有关推荐的样本制备程序,请访问泛小鼠 IgG - 去除或阳性分离不同物种的细胞并点击我们的快速链接。  

细胞分离

细胞分离的关键步骤

  • 使用可以倾斜和旋转试管的混合器,确保 Dynabeads 不会沉淀在管底。
  • 孵育 Dynabeads 和细胞时,孵育温度必须介于 2-8°C 之间,以减少吞噬活性和其他代谢过程。
  • 对于每 mL 细胞样本,切勿使用少于 25 μL 的 Dynabeads。
  • 细胞浓度可高达 1 x 108 个细胞/mL。


表1: 
每 mL 细胞样本添加的 Dynabeads 体积。可以根据需要增加体积。

 阳性分离去除
样本体积
(高达 108 个细胞/mL)
1 mL
1 mL
Dynabeads 体积25 μL50 μL
每份产品处理的
细胞总数
2 x 1010 个细胞
1 x 1010 个细胞


阳性分离或去除单细胞悬液中的内皮细胞

  1. 将适当体积的 Dynabeads 加入制备的单细胞悬液中。有关体积,请参阅表1。

  2. 在 2-8°C 下孵育20分钟(阳性分离)或30分钟(去除),同时轻轻倾斜和旋转试管。

  3. 将试管放入磁铁2分钟。

  4. 如需去除,将上清液转移至新试管中,待进一步使用。

  5. 如需阳性分离,丢弃上清液并洗涤微珠结合细胞3次(洗涤方法:在缓冲液1中重悬至原样本体积),然后使用磁铁进行分离。现在,微珠结合内皮细胞可用于铺板或进一步分析。


为了快速得出一致的蛋白或基因表达分析结果,在 CD31+ 细胞仍附着到微珠时进行裂解,并直接处理以用于进一步分子分析。

从培养物中重新选择微血管内皮细胞

  1. 从生长了内皮细胞的培养皿中移除培养基。

  2. 添加 0.5 mL 缓冲液2(35 mm 皮氏培养皿),在 37°C 下孵育5分钟*,敲击培养皿使细胞脱落(用显微镜检查)。

  3. 添加 2 mL 缓冲液3(用于中和胰蛋白酶)。

  4. 离心洗涤一次并在缓冲液1中将内皮细胞重悬至 <2 x 106/mL 的浓度。

  5. 为每 mL 细胞悬液添加 25 μL 洗后的 Dynabeads。

  6. 在 2-8°C 下孵育20分钟,同时轻轻倾斜和旋转试管。

  7. 添加缓冲液1,使体积为原体积的两倍,然后将试管放入磁铁2分钟。

  8. 丢弃上清液并洗涤微珠结合细胞3次(洗涤方法:在缓冲液1中重悬至丢弃的体积),然后使用磁铁进行分离。

  9. 现在,微珠结合内皮细胞可用于铺板或进一步分析。


* 使用胰蛋白酶/EDTA 进行孵育的时间可以按照用户需求适当改变。

使用 Dynabeads 去除非内皮细胞

请参阅参考文献11和36

基本信息

Invitrogen Dynal AS 符合质量体系标准 ISO 9001:2000 和 ISO 13485:2003。

储存/稳定性

如在未开封的情况下储存于 2-8°C 下,在标签上注明的失效日期前,本产品可一直保持稳定。请在 2-8°C 下储存已开封的小瓶并避免细菌污染。在储存期间和所有操作步骤中,始终让 Dynabeads 处于悬浮液中,因为干燥会导致性能降低。使用前,请充分重悬。

警告和限制

本产品仅用于研究目的。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不得用于任何动物或人的治疗或诊断。请遵循适当的实验室指南。本产品含有 0.02% 叠氮化钠(作为防腐剂,具有细胞毒性)。

不要用嘴吹打!

叠氮化钠可与铅和铜管发生反应,形成极易爆炸的金属叠氮化物。通过管道排放进行处置时,请用大量水冲洗,以防止叠氮化物积聚。分析证书 (CoA) 可应要求提供。材料安全数据表 (MSDS) 可在 获得。

参考文献

  1.   Hewett PW, et al.(1993) In Vitro Cell Dev Biol Anim 29A:325-331

  2.   Hewett PW and Murray JC (1993) Eur J Cell Biol 62:451-454

  3.   Springhorn JP, et al.(1995) In Vitro Cell Dev Biol Anim 31:473-481

  4.   Hewett PW and Murray JC (1996) In Vitro Cell Dev Biol Anim 32:462-462 (comment to Springhorn JP, et al.)

  5.   George F, et al.(1992) Thromb Haemost 23;67:147-53

  6.   Drancourt M, et al.(1992) J Infect Dis166:660- 663

  7.   Asahara T, et al.(1997) Science 14;275:964- 967

  8.   Masek LC and Sweetenham JW (1994) Br J Haematol 88:855-865

  9.   Rafii S, et al.(1994) Blood84:10-19
 
10.  Grosset C, et al.(1995) Blood 15;86:3763-3770

11.  Schweitzer KM, et al.(1997) Lab Invest 76:25- 36

12.  Bowman PD, et al.(1983) Ann Neurol 14:396- 402

13.  Stins MF, et al.(1997) J Neuroimmunol 76:81- 90

14.  Baev NI, et al.(1998) Stroke 29:2426-2434

15.  Aroca F, et al.(1999) J Neurooncol 43:19-25

16.  Jackson CJ, et al.(1990) J Cell Sci 96:257-262

17.  Kraling BM, et al.(1994) Lab Invest 71:745- 754

18.  Kraling BM and Bischoff J (1998) In Vitro Cell Dev Biol Anim 33:308-315

19.  Richard L, et al.(1998) Exp Cell Res 10;240:1-6.

20.  Iruela-Arispe ML, et al.(1999) Microcirculation 6:127-140

21.  Haralden G, et al.(1995) Gut 37:225-234

22.  Hull MA, et al.(1996) Gastroenterology 111:1230-240

23.  Grafe M, et al.(1993) Eur Heart J 14 Suppl I:74-81

24.  Grafe M, et al.(1994) Am J Physiol 267:H2138- 2148

25.  McDouall RM, et al.(1996) Microvasc Res.51:137-152
 
26.  Jaffe EA, et al.(1973) J Clin Invest 52:2745- 2756

27.  Mutin M, et al.(1997) Tissue Antigens 50:449- 458

28.  Daneker GW, et al.(1998) In vitro Cell Dev Biol Anim 34:370-377

29.  Hewett PW and Murray JC (1993) Microvasc Res 46:89-102

30.  Shen J, et al.(1995) Microvasc Res 50:360-372
 
31.  Lou JN, et al.(1998) In Vitro Cell Dev Biol Anim 34:529-536

32.  Drake BL and Loke YW (1991) Hum Reprod 6:1156-1159

33.  Kacemi A, et al.(1996) Cell Tissue Res 283:183-190

34.  Martin M, et al.(1997) In Vitro Cell Dev BiolAnim 33: 261-269

35.  Abbot SE, et al.(1992) Arthritis Rheum 35:401-406

36.  Baekkevold ES, et al.(1999) Lab Invest 79: 327-336

37.  Simmons DL, et al.(1990) J Exp Med.1;171: 2147-2152

38.  Newman PJ, et al.(1990) Science .9;247:1219- 1222

39.  Kuzu I, et al.(1992) J Clin Pathol 45:143-148

40.  Garlanda C and Dejana E (1997)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17:1193-1202

41.  Hewett PW and Murray JC (1993) In Vitro Cell Dev Biol Anim 29A:823-830

42.  Conrad-Lapostolle V, et al.(1996) Cell Biol Toxicol 12:189-197

43.  Wang X, et al.(2003) Am J Obstet Gynecol.189:5:1445-51

44.  Liu YB, et al.(2003) World J Gastroenterol.11:2419-23

45.  Tiwari A, et al.(2003) Biotechnol Appl Biochem.38:35-41

46.Xaymardan M, et al.(2004) J Exp Med.15; 199 (6):797-804
111.55D.indd     版本003      2007年5月5日

仅供科研使用,不可用于诊断目的。